白山:念好“引育留用”人才经 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能。当前,吉林省白山市正加速推进新材料新能源、人参医药、全域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人才支撑的需求日益迫切。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扣 “引、育、留、用” 主线,以职称制度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人才生态,为白山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力活力。
在引进人才方面,聚焦产业需求精准施策。作为占全国人参产量60%、全球40%的重要产区,白山中药材资源丰富,但新材料、生态旅游等领域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该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推动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通过放宽艰苦边远地区招聘条件,落实安家补贴、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扎根白山。
在培育和使用人才方面,着力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对基层一线和乡村振兴人才实施政策倾斜。例如,对在县乡工作满30年、中级职称满10年的人员,可直接评聘副高级职称。2025年,全市已完成809家事业单位的职称评聘例会,评审通过3042人;完成社会化评审187人,乡村振兴人才评审72人,为基层和特定领域人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在留住人才方面,强化培育激励措施。在高层次人才认定方面,2024年以来新增认定25人,成功推荐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已兑现奖励115万元,落实安家补贴4.8万元,协调解决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在继续教育方面,构建“线上+线下”培训体系,2025年线上培训2.2万余人,线下举办高级研修班2期、培训146人,持续提升人才专业素养。
在优化人才服务方面,持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深化评聘结合改革,强化用人单位自主权,支持其根据发展需求制定评聘标准。2025年已为36个部门129家事业单位完成职称评审例会,通过525人,有效提高了人才使用效能。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中药材生态栽培、特色农场培育等高级研修班,精准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发放“吉享卡”“吉健卡”,落实安家补贴和子女入学政策,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人才兴则白山兴。未来,白山市将继续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不断夯实人才基础、激活发展新动能,为白山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