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政务动态

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吉林白山开发特色公益岗位突破就业扶贫瓶颈

发布时间:2018-07-24 信息来源:白山市就业局 收藏

 

  走进大山,彰显大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镌刻出吉林白山的多姿和神奇,更润育出白山儿女聪颖的智慧和就业创业工作的奇思妙想……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白山就业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破解农村“三无”人员脱贫瓶颈,妥善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成为白山人社系统就业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国家和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白山市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试点,确定靖宇县为白山市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助力就业扶贫工作的试点县,首批161人到岗发挥作用,白山就业扶贫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为全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失业人员多,且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导致就业压力很大。全县2017年末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员66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871人,未脱贫贫困劳动力2724人,遍及全县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2017年末未脱贫2724人是人社部门重点提供就业扶贫对象。全县贫困劳动力收入普遍低,月收入201-500元的1310人,100-200元的1162人,过千元收入的仅200多人。其中残疾720人、患有大病312人、长期慢性病人员663人等“三无”贫困劳动力,占据整个贫困劳动力三分之一,给就业扶贫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今年初,我市在靖宇县辖区108个行政村进行试点,根据各乡镇、村屯地域面积、贫困劳动力人员数量、村屯贫困程度等实际情况,下达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援助岗位开发计划指标,并按指标数量设定岗位。各级乡镇政府、村屯委员会在县政府下达指标内,按实际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名册,合理编制开发计划。设置村容村貌综治、河道保洁员、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乡村治安协管、山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350元岗位补贴),采用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经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已于六月底全部上岗。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吉林省人社厅、省就业服务局高度重视,对试点县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给予大力支持和指正,就业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坚持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用人单位和所辖地乡镇政府是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援助岗位人员日常管理的责任主体,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出勤考核制度、工作奖惩制度、实绩评价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劳动安全制度等。

  试点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援助岗位开发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拨付和监管,扶贫部门负责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数据核实,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援助岗位的指导监督,用人单位(村委员会)负责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援助岗位的日常使用管理。

   试点县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援助岗位安置的贫困劳动力最长不超过3年,用工协议每年一签。用人单位按月根据在岗人数和出勤考核情况及补贴标准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援助岗位补贴,并提供单位发放工资明细。同时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援助岗位人员发生工伤等事宜做了明确的规定。

  时下,白山就业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阶段,特色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利用,拓宽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白山市将持续探索适合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总结经验、共创和谐,助力放飞白山贫困农民的就业梦想,为脱贫攻坚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汪作斌、宋修宇)
初审:    复审:    终审: